2013年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机器人市场后,2014年中国机器人销售额达到最高,预计将达到5万台。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这样预测。
近两年来,机器人产业在国内各级政府和企业、市场的关注下,在工业和服务两个领域发展缓慢。在德国工业4.0、美国再行工业计划、日本制定新政策等情况下,中国也更加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智能生产,各级政府发售了扶植政策。2013年,我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额的20.6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部件高级专家施进浩透露,许多企业在2014年投入巨额资金转入机器人产业,并要求在2015年投入。企业家自信,指出这是未雨绸缪、先行布局。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劳动力不足会出现中长期现象,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势头很大。
据了解,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计划将整合智能生产的大环境和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变化的愿景制定政策,创造环境。龚晓峰回答说,机器人产业涉及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涉及国家竞争力,意义非常大。他回答说,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模式将再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不大力布局,我们就不会失去新的机会。但是,在突如其来的热背后,也要冷思考。
施进浩指出,我国机器人产品附加值较低,2013年我国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中,国产仅占9500台。机器人产业规模稍小,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中低端,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龙头大企业低。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跟上阶段,还没有完成自己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秩序的产业体系。施进浩回答说,目前与机器人生产有关的公司约有400家,但这些企业主要实现系统整合,实现机器人本体的企业非常少,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我们可以实现非常简单的上下物流传输机器人,但低技术含量仍然由海外垄断占据大部分市场。中国机器人的专利数量很多,但确实能开展产业化的专利很少。机器人行业的问题很多,但无法阻止资本市场的热情。据此前的新闻报道,2014年12月有很多上市公司开始配置机器人产业。
现在投资市场太热了。施进浩平指出,以沈阳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是更集中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和发展区,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相当大,应该从构建的角度到达,不能盲目投资,行业要耐心思考,谋求发展。
本文来源:华体会hth登录入口-www.xz-sanchuang.com